标准ZZLH/T 1001-2019
品牌中再
类型服务认证
时间速度快
用处招投标
售后服务中的“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指的是什么?
文件评审,指对企业“售后服务体系”的评审,按照目前的标准模型和认证规则,企业首先应该有“售后服务体系”,也即制度层和架构层,其中包括了组织架构、人员和资源配置、服务规范、监督改进、服务文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即企业在准备开展售后服务工作,建立体系化和标准化工作时需要做的。而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企业文件来规定和体现。如果连文件都没有,那么服务标准化是无从谈起的。文件评审,主要是看企业的售后服务标准化体系是否完善,然后再进入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指到达企业现场,了解服务的执行,人员的情况,设施和资源的完善程度等。需要通过查阅记录、现场观察、访问有关服务人员和顾客等方式进行,根据行业不同,有时也要实施暗访。从而达到对企业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的评审工作。

如果企业在内部自我评价中发现目前服务体系不完善,但又需要获得较高认证星级,该做些什么?
步,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体系小组,由一名职权较高的分管副总牵头,作为“服务体系负责人”开展工作。
第二步,对照标准和行业特性,完善不足。这里要注意一下,“行业特性”很重要,也是评审时需要了解的问题。相比**,我们的服务水平到底怎么样,相比其他行业,我们是否有欠缺,要如何弥补。实际上所谓的评价是在**业内进行的,比如航空公司的五星级认证,和电动自行车的五星级认证就不可能是一个水平。
第三步,扎实做好售后服务的标准化。这里说的标准化并不仅是《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27922-2011这一个国标,而是有可能追赶,更细化的指标。拿家居行业来说,就应该参照《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这个行业标准。
后,建议在认证前期,企业可通过专业的咨询企业,例如京元,获得专业的指导,可以组织行业*进行实地调研诊断,或进行一次预评审,从而得到一个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服务体系,从而完善企业的服务系统。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27922-2011)标准中“售后服务评价”的范围是什么?
标准提出的“售后服务评价”是广义概念,“评价”是结合规划、体系、资源、特性、数量、时间和活动、过程、效果等进行的判断,所以对“售后服务”的评价必然涵盖对整体服务系统的的要求(包括售前需要准备的工作)。如商品知识和文化宣传,售前对顾客的告知和承诺,在商场、景区、机场、服务网点等建立的设施,以及组织为实现服务而进行的人员和资源配置方面。而不是仅是“商品售出以后的维护服务”。
标准原文:“售后服务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1)随合同签订而提供的活动,例如测量、规划、咨询、策划、设计等;
2)在商品售出到投入正常使用期间所涉及的活动,例如送货、安装、技术咨询与培训等;
3)商品质量涉及到的活动,例如退换、召回、维修、保养、检测、配件供应等;
4)以获得顾客反馈或维系顾客关系而开展的活动,例如满意度调查、顾客联谊、商品使用情况跟踪等;
5)以商品为基础,为顾客提供相关信息的活动,例如商品使用知识宣传、商品或服务文化宣传、网站或短信传递服务、新品推荐等;
6)在有形产品或设施基础上提供文化理念或相关服务的活动,例如景区、餐饮、酒店、商场的服务。”

星级评审,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有什么区别?企业具备什么样的服务水平能够取得较高星级?
区别肯定是有的。得分是显著的区别,80分以上是三星级,90分以上是四星,95分以上是五星级。从目前获证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五星级一般都是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体系化较强,服务资源等相对完善,获得的成绩也较好。中型企业一般在三星和四星水平,小型企业一般在达标(二星)或三星水平。
当然,也不是说中小企业就不能达到五星级,主要是标准有些条款中小企业相对较难,比如资源配置的完善性、比如研发、国家标准的起草、顾客满意度测评、危机事件处理等。也有服务范围覆盖地方的中小企业达到了五星级,的确是服务工作完善,评审时扣分很少。
而且这也不是的,大型企业由于服务面广,顾客抱怨相对较多,反而会丢分,这个和现场评审的随机抽样也有关系。比如这次抽到了服务水平比较差的网点,失分比较严重。
对此建议企业应该扎扎实实做好体系,真正按标准要求,严格做好服务。 如果在相关服务方面存在疑问的,请随时联系京元获得有价值的咨询,从而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
-/gbagida/-
http://doris881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