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评价方法是:根据独立、公正、客观、专业的原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没有否决项时,按1000分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基础能力350分、竞争能力100分、信用体系300分、社会影响250分;再细分到二级指标的具体分值。评分达到600分以上时进行评级,600分以下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商业信誉,是指组织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并被相关方识别的,包括基础能力、经营能力、信用体系、社会影响等要素在内的能力和社会评价的要素,这些因素体现的是相关方对组织的一种信任关系。
对商业信誉,过去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2012年前后,我们深入研究商业信誉、品牌和无形资产有关理论,提炼出商业信誉的定义是“组织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并被相关方识别的,包括基础能力、经营能力、信用体系、社会影响等要素在内的能力和社会评价的要素,这些因素体现的是相关方对组织的一种信任关系”。换言之,商业信誉就是能力、信用、声誉、信任的综合体现。根据研究,我们制定了商业信誉认证规范、商业信誉评价体系标准,先是国际标准,与国际无形资产与土地联合,首先在美国发布,然后又在国内发布。在中国和国际范围内也是颁布商业信誉评价的标准,填补了空白。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
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2018*190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信用服务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发展离不开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的大发展。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有利于利用信用服务机构的人员、技术、服务优势,促进和市场共建共创、共享共用、互利互赢,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大合力。”